|就在众人讽刺不止时,太傅贾谊突然轻轻咳嗽一声。听到这一声,下面说话的声音瞬间消失了。太傅贾谊是太子之师,为朝廷的重臣,位列三公之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他性情孤傲,从不结党营私,也不与朝中任何势力牵扯,只忠于陛下,所以大靖的学子对他都颇有敬畏。“国公爷,既然大家对小公爷如此不服,本官便做主,现场出题由小公爷来作答,不知小公爷可同意?”贾谊为人刚直,他不会诬陷一个好人,也不愿放过一个抄袭者。下面众人一听
小说详情就在众人讽刺不止时,太傅贾谊突然轻轻咳嗽一声。听到这一声,
下面说话的声音瞬间消失了。太傅贾谊是太子之师,为朝廷的重臣,位列三公之上,
有着极高的地位。他性情孤傲,从不结党营私,也不与朝中任何势力牵扯,只忠于陛下,
所以大靖的学子对他都颇有敬畏。“国公爷,既然大家对小公爷如此不服,本官便做主,
现场出题由小公爷来作答,不知小公爷可同意?”贾谊为人刚直,他不会诬陷一个好人,
也不愿放过一个抄袭者。下面众人一听,也是乐道:“是啊,小公爷,
你要是能当场做出诗来,我等便心服口服了,不知你敢不敢啊?!”元明善的脸色微沉,
下意识看向元真。元真却乐呵道:“有什么不敢的,请太傅大人出题!”他也看出来了,
如果不在现场证明自己,这些人就不会相信他的本事。既然如此,不妨当众作诗,
让这些人心服口服!贾谊见元真这么胸有成竹,直接说道:“小公爷身为武将之后,
便以为国为民,舍生取义,做一首诗罢。”为国为民,舍生取义?元真扇子嗖的一合,
用扇尖有一下没有下的敲击着额头,突然灵光一显。
“那我便写一首《过零丁洋》赠与太傅大人吧。”元真上前一步,昂首挺胸,
仿佛山河尽在他脚下,而他是誓死保卫江山的忠将,慷慨激昂!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原本众人的脸色还十分不屑,直到最后这两句,所有人的眼神都震惊起来。
众人看向元真表情,也像是见鬼一般。不知过了多久,才有人激动喊道:“好!
好一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太好了!
”之前的种种怀疑和猜测现在通通化作耳光,重重抽在他们脸上!一众人既震撼又羞愧难当。
这是什么?这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原本想借着这首诗把元真拉下马的人,
也是直接楞在原地。他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一听就知这是一首能留名青史的好诗,
而这样一首诗,元真竟然能脱口而出。大少元坤,二少元雍也是彻底傻眼。
最后这一首《过零丁洋》,好像一记无声的耳光狠狠抽在他们脸上!
如果他们之前还能找借口说元真抄袭,那现在呢?这题目可是太傅大人亲自己出的!
他们本以为这魁首之位,一定是他兄弟二人的囊中之物,谁想到元真竟然夺了第一,
还做出《过零丁洋》这样的千古绝诗!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元真是魁首,至于居于其后的人,
人人都会说不如他。元坤元雍气的二人后槽牙都要咬碎,看向元真的眼神也更加愤恨。
可现在他们只能安慰自己,还有第二关。只要论策赢了元真,他们就还有翻身的机会!
第二关论策,可不是作诗这么简单。大少和二少的爪牙,也在一旁安抚:“您不必担心,
论策上小公爷是绝对不及您的!”“是啊,您在辅助国公爷处理政事时,
小公爷还不知在哪喝花酒呢,他绝不是您的对手!”“再说了,您手下的门客无数,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一齐为您做的论策,还能胜不过他一个孤家寡人?
”这些人都在为大少和二少感到愤愤不平。唯有元明善是真为他这个儿子感到高兴,
要不是现在满殿的人,他真要激动的喊出声。破而后立,他儿子终于翻身了!
这一首《过零丁洋》真是写尽了爱国热情,当为绝句,流芳百年!元真收了扇子,
乐呵道:“父亲,您看我早就说了,这些人都不是我的对手。
”随后他又向下面众人昂了昂下巴,这欠揍的样子,简直要把众人气死。
原本满心宽慰的元明善,也是嘴角抽搐,这个小混蛋就不懂什么是低调吗?
你这不是拉仇恨吗?“不许胡说!”元明善一瞪,元真顿时唰的打开扇子,缩了缩脖子。
众人见他这怡然自得的模样,恨得是咬牙切齿,不过很快他们就勾起嘴角。
第一关元真侥幸能赢,但第二关论策可不是运气好,就能赢的。论策可是要论天下事的!
这时,太傅大人贾谊说道:“既然大家都对试卷的形势存疑,那本官的论策,
便以口辩的方式进行,各位以为如何?”一听太傅大人要以口辩的形势,
下面众人都兴奋起来。因为口辩是最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方式。
看着众人这兴致勃勃的模样,贾谊点点头道:“近日大雪连绵,造成雪灾的事,
想必诸位也都知道了。”“西南边陲数十万人受灾,陛下十分震动,
便命我以如何应对雪灾为论题,请诸子畅所欲言。”元真听到这里,眯了眯眼。雪灾肆虐,
边陲数十万人受灾,皇上在宫中急的夜不能寐,下令缩减开支,开仓救济,
并责令百官想对策。这半个月,奏章雪花般飞到皇上的案头,但见太傅大人模样,
似乎并没好的决断。这个论题,确实是道难题。果然一听这个题目,其余通关几人,
都是面露苦色。殿前口辩难道不该问治国之策吗?要不问如何安定大靖也行啊,
怎么会问起雪灾了?这不是大臣们该考虑的问题吗?说到底这些学子们,
也就只会引经据典、卖弄学问,说一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一动真格就不行了。
他们这些人哪儿知道怎么治理雪灾呢?想了一圈,大殿之上竟没一人敢出声。唯有一人,
眼前一亮。贾谊第一个看向元真:“小公爷,你是论才大比第一关的魁首,
不如就由你来打头阵?”元真眉头舒展,治理雪灾虽是难题,但他还真有办法。
毕竟他这么多年考古不是白学的,再说了,他在之前的时代也经历过数次洪 灾雪灾,
虽然不是一个时代,但治理的办法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就在元真准备上前大展身手时,
有一人坐不住了。“太傅大人,我有主意!”在这瞬间,
所有人的目光朝着那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说话的正是大少爷元坤。难道他有办法治理雪灾?
元坤此举,其实是非常不礼貌的,毕竟太傅大人在问元真的话。可元坤输了第一局,
已经坐不住板凳了,他现在迫不及待想要把风头抢回来。下面众人见此,
也觉得大少爷心中有数,跟着振奋起来。唯有元真嗤之以鼻,抱着看笑话的态度看元坤。
因为元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谁都不可能超越。
太傅见元真也不急于开口,只能点点头,说道:“好吧,那就由大少先说。
”元坤输了第一局,情绪不稳,急哄哄的把自己的办法说出。“回太傅大人,我有一计,
能化解此次天灾。”“雪灾实属天灾,难以避免,但却能用人力设法解决,我最近日夜难寐,
想到了救灾三策。”听到这,坐在椅子上的太傅大人一震,幽深的眼神中浮现出几分兴味。
摘抄网 381.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9012075号-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