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退休丫鬟的养娃日常)季子言顾小瑜退休丫鬟的养娃日常后续一口气无广告全书章节表

(退休丫鬟的养娃日常)季子言顾小瑜退休丫鬟的养娃日常后续一口气无广告全书章节表

(退休丫鬟的养娃日常)季子言顾小瑜退休丫鬟的养娃日常后续一口气无广告全书章节表

季子言
穿越 连载中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2025-05-17 16:13:02

还有一身医术。将来小瑜嫁给他,小瑜自己也有一手刺绣手艺。自从大虞的开国皇后颁布的几条解放女人的政策实施后,现在这世道对女子的束缚没有以前苛刻,虽然还是男主外女主内。但如今女人也可以在外做工,有专门请女子做工的商铺,将来他们应该过得不差。但是这都是秋婶子的一人之言,顾父和顾母也没有盲目全信。而且这些都是外在的条件,还得打听一下他们父母的脾性和这后生的品行如何。如果有些不为人知的不良癖好,岂不是害了女儿一辈子。

小说详情
精彩节选

顾家的早饭是大嫂做的,做了一盆白米粥,一碟酸菜,再蒸了几个馒头。
大家简单的吃饱了饭,都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今天天气很不错,没有大太阳,适合出门。
最近顾家菜园里种的青菜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新种的还没长起来。
顾小瑜和顾小弟拿着菜篮子去后山那小河边摘野菜。
如今不是饥荒年间,稻香村的村民只要不是那些懒汉,基本家里都种着菜。
村里的野菜也很少人去摘了。
小河这边有一块荒地,上面长了好多野辣椒和蒲公英。
野辣椒叶和鸡蛋做鸡蛋汤也很美味的一道菜。
顾小瑜和顾小弟两人没忙活多久就把菜篮子装满了。
这条河叫大路河,它连接了上游的槐树村和下游的稻香村,再流经几个下游的村庄,河水最终汇入了松江。
河岸两旁种了很多竹林。河水清澈见底,清晰可见水中有许多鱼儿在游来游去。
顾小瑜把顾小弟挖的蒲公英清洗干净后,装入篮子里,两人提着篮子满载而归。
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一个年轻的男子手里提着一篮桃子,顾小弟嘴甜的叫人哥哥。
人家乐呵呵的把半篮桃子都给了他,把他乐得夸赞了这位好心的哥哥一路。
顾家的旁边是王大爷家,王大爷的孙女王小叶已经定亲了,婚期定在了下个月。
早些年王大爷帮扶了顾家众多,大家又是邻居,走动得也勤快些。
听说顾小瑜的绣技不错,就请顾小瑜到王家帮王小叶一起赶制她的喜服。
“小瑜,你的手艺真好,你看一样的花纹你绣的就是比我绣的好看。”王小叶羡慕的道,
“奶,你说是不是呀?”王小叶又朝旁边裁布的王奶奶道,
王奶奶年轻的时候在县里做过绣娘,王小叶的绣活就是她教的。
只是现在王奶奶年纪大了眼神不好,已经不能绣东西了。
王奶奶拿过顾小瑜的绣品举起来,仔细看了看,又摸了摸,
“确实不错,我教了小叶这么多年,这丫头是耐不住性子的,和小瑜你的技艺比差远了。”
顾小瑜被夸的有点害羞了,
“熟能生巧,我也是练得多了才能有这样的技艺。”
“其实小叶姐绣的也不错,针脚细密,多练些时日也能进步很大。”
“小瑜你的绣技是在哪里学的呀?”王小叶问道,
“是刘府的一个老嬷嬷教我的,她是刘府老夫人的陪嫁嬷嬷,从京城来的。”顾小瑜道,
突然王小叶靠近顾小瑜身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打趣道,
“听说顾婶子已经帮你相看人家了,不久你也要成亲啦,你知道有哪些人家吗?”
顾小瑜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直接红到耳尖,轻轻推开了王小叶,
小声的道,“还没定呢,等他们定好了就知道了。”
看着已经羞得不行的顾小瑜,王小叶也不忍心再打趣她了,
两人都岔开话题,认真的绣着手上的花样。
不知不觉间就从霞光满天到日落西山。
顾小瑜告辞回家帮嫂子一起准备晚饭了。
刚到家的时候看到顾小弟也刚从外面回来,正用衣服抱着很多桃子。
“铁柱,你从哪里摘的这么多桃子?”
“是上次那个哥哥送我的,他家有好多桃子。”
一家人用过了晚饭,外面已是满天星光,月亮又大又圆。
顾小瑜躺在床上,也偷偷的想着以后的相公会是什么样子。
最近家里养了几只鸭,顾小弟对这几只鸭宝贝得很。
弹弓也不玩了,每天吃了早食,就赶着这几只鸭子去河边,让它们玩一个时辰再赶回来。
还很勤快去地里翻地龙给它们吃。
今天吃完早食,顾小弟就又赶着他的鸭子出去玩水了。
顾小瑜在水井旁边洗衣服。
一颗颗青色的小枣儿缀满枝头,秋风乍起,吹着这小枣儿迎风招摇,这将又是大丰收的一季。
顾大姨是个勤快的农村妇女,家里的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
种着各种应季的蔬菜瓜果,那绿油油的辣椒,紫得油亮的茄子,结得挂满藤条的苦瓜,还有那鲜灵灵的韭菜……,
别人的菜园都没什么菜了,她家的还这么好,谁看了不夸一句能干。
顾大姨躬身在菜园里忙活了一阵,摘了些茄子和苦瓜,
再割上一茬韭菜放满了一菜篮子,满意的挎着篮子走去村后尾的小妹家。
两姊妹都嫁在了稻香村,这几年也走动的热络。
自从顾小瑜回了稻香村后,村里的许多人家都在暗地里打探顾母的口风。
这不顾大姨的小叔子家也看上了顾小瑜,托了顾大姨去说和说和。
秋婶子到顾家院外的时候碰巧遇到前面走来的顾大姨。
秋婶子,立马扬起一抹笑,夸道。
“哟,这忒巧了些,李嫂子你今天也来顾家串门呀,瞧这些菜种得可真好。
顾大姨也笑着回道,
“之前夏收秋种的忙好久没来我小妹家坐坐了。”
“最近家里的菜长得多,这不就拿点过来。”
两人都了然一笑,一起去敲响了顾家的院门。
听到外面的敲门声,顾小瑜还想着是不是顾小弟提前赶着鸭子回来了。
顾小瑜清洗了手上的泡沫,过去打开门一看,
门口站着的是顾大姨和村里的秋婶子,连忙请她们进门。
“大姨,秋婶子,您们先喝碗水,我爹娘在整理后院的菜园,我先喊他们回来。”
秋婶子看着离去的顾小瑜越,心里夸赞道,
“不愧是在大户人家长大的,即使只是个丫鬟,气质样貌也比村里的女孩子出挑。”
顾大姨看着自己这亭亭玉立的外甥女,心中也是暗暗得意。
顾小瑜到后院喊顾父和顾母回来,顾父整理好农具,也回到屋里坐下问道,
“哎呦,大姐,秋婶子,今天你俩怎么有空过来我们家串门了。”
顾大姨直接道,
“小妹,妹夫,我今天就是上门为我家那侄子李小树来问问你们的看法。”
“小树你们也是知道的,就是我家那小叔子的小儿子。”
“他也是你们看着长大的,今年年方十七,年纪和咱们小瑜也正适配。”
“再者他人也长得高大精神,干活有一把子力气,他的品貌在咱们村也是出挑的。”
“对于我小叔家产你们估计心里也有点数。”
“他家有十亩良田,还有近10亩的果园,每年收成也很不错。”
“还有就是是李小树又是家中的独子,只有三个姐姐。家产全都是他的。”
“更重要的是,两家同一个村,我这个亲姨母又是他大伯母。”
“我小叔对我和他大哥也很是敬重,只要有我这个大姨在,小树不敢对不住小瑜。”
“就算将来有什么龌龊,我们也好给小瑜撑腰。”
顾大姨说完,秋婶子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道,
“现在十里八乡都知道你们顾家藏了个这么出众的姑娘,我这不也是来打探消息了。”
“槐树村那个季大林家,他们家有个叫季子言的后生,年方20,是家里的老三。”
“虽然比小瑜大了几岁,但是年纪大点会疼人不是。”
“他们一共有四个孩子。他家老大娶了镇上杨记米铺的女儿,现在老大也在镇上杨记分店做掌柜。”
“他们家老二娶的媳妇是他们同村的,两夫妻在村里忙活。”
“老三在镇上跟师傅学医,今年也可以独立给人看诊了。下面还有个妹妹今年七岁。”
“别看他们家孩子多,他们家过得不差。”
“这家里人多有人多的好处,这不,古话都说道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家族大做什么底气都足。”
“他家有七间大瓦房,也有十几亩良田。”
“最重要的是,我们都知道他们季姓家族曾出了个大人物,这个大人物当年带的好头,季家的孩子最次都能基本认字。”
“季家的族学也是这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而且季氏子孙可以免费在族学里读三年。”
“单就季子言个人而言,他也是长得一表人才,只是之前几年跟着他师傅去学医,才没有娶妻。”
“现在他也是学有所成了,在他师傅那医馆做事,每月也有大几百文的月钱。风吹不到,雨打不着,每月都有进账,而且月钱还会涨。”
“如果你们信我的话,小瑜嫁给他不会过得差。”
“要不是我没有女儿,不然我都想把女儿嫁他。”
顾父和顾母相互看了一眼,两人觉得这两个后生都是个好的。
李小树同在一个村,大家知根知底。
而季家听起来家境挺富裕,季子言自己就识文断字,
还有一身医术。将来小瑜嫁给他,小瑜自己也有一手刺绣手艺。
自从大虞的开国皇后颁布的几条解放女人的政策实施后,现在这世道对女子的束缚没有以前苛刻,虽然还是男主外女主内。
但如今女人也可以在外做工,有专门请女子做工的商铺,将来他们应该过得不差。
但是这都是秋婶子的一人之言,顾父和顾母也没有盲目全信。
而且这些都是外在的条件,还得打听一下他们父母的脾性和这后生的品行如何。
如果有些不为人知的不良癖好,岂不是害了女儿一辈子。
前些日子,隔壁桃李村的杨童生家也请人上门说和了,
这个杨童生家里有三间大瓦房、三亩良田,他父亲前几年已经去世。现在只有一个病弱的老娘,和叔伯也早已经分家。
虽然家弱了些,但杨童生本人长相和学识都不错,在书院就经常受到夫子的夸赞。
16岁就考上了童生,只是时运不济考了两年还没考上秀才。
如果嫁他,凭借小瑜的刺绣手艺,加上顾家帮衬一些。
熬几年小瑜有可能就是秀才娘子,甚至举人娘子了。
顾小瑜小小年纪就离了家,顾家本就亏欠了她。
加之她本人又长得好又能干,有得选的时候,顾父顾母都想给她挑个更好的。
几番合计,顾家夫妇心里也有了大致的想法。顾父看了一眼顾母,
顾母了然,道,
“大姐,秋嫂子,真是辛苦你们走这一趟了,听你们说这两家的确都是顶好的一门亲事。”
“但是你们也知道,我们小瑜刚回家不久,我们家又自小就亏欠了她,这亲事我和她爹自然要慎重考虑。”
“你们给我们些时日,我们一家合计合计,到时候再给你们答复。”
“嗳,好女百家求,这道理我懂。那你两就好好合计合计。”
“这真是很不错的一桩亲事,你们家合计好了给我一个准信,我好回复季家。”
秋婶子也知道最近村里很多人家来顾家打探顾小瑜的亲事,
所以也不过多纠缠,就利落的告辞了。
顾大姨也跟着道
“那我也先回家去了,等你们家有消息了,就告诉我一声。”
“对了家的辣椒,瓜果最近结了很多,你们可以到我家里摘点。”
顾父和顾母将大姐和秋婶子送出院门后。
看了眼在院子里晾衣服的女儿,心里有些自豪也有些不舍。
回到屋里顾父喊来了大儿子。
顾母道,“大哥儿,最近来家里向你妹妹提亲的人家中,我和你爹看中了其中的三家。”
“但是这里面有两家不是本村的,他们的情况我们了解不多,还得让你去他们村探探虚实。”
“一家是槐树村的季家的三子季子言,一个是桃李村的杨童生。”
“这两家你到他们村里好好的探听探听。”
“重点打探一下他们父母的为人,家里有没有什么大问题,”
“还有关于他们个人品行也多打探打探。”
“切记,仔细探查,不要贪急,还要稳重行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顾父,不放心的叮嘱道。
“知道了爹。”顾大哥领命而去。

主编推荐

摘抄网 381.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9012075号-6 网站地图